狼尾巴花

为报春花科植物重穗珍珠菜的带根全草。花期采摘,阴干或鲜用。
汉语拼音:Lánɡ Wěi Bɑ Huā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
功效与作用: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①《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解毒生肌,利水,降血压。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无名肿毒,咽喉疼痛,肺痈,跌打损伤,骨折,水肿,高血压症。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性味:酸苦,平。①《陕西中草药》:苦微酸辛,平。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酸涩,平。
归经:肺;肝;肾经
用药禁忌:《陕西中草药》:孕妇忌服。

狼尾巴花采收和储藏

花期采挖,阴干或鲜用。

狼尾巴花化学成分

含有甙类化合物,甙元为山柰酚(kaemp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1]及生物碱(alkaloids)[2]。

狼尾巴花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细,根茎横走,茎直立,单一或有短分枝,上部密被长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线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10cm,宽8-15mm;先端尖,基部渐窄,边缘多少向外卷折,两面及边缘疏被短柔毛,表面通常无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密集,常弯向一侧呈狼尾状,长4-6(12)cm,后渐伸长,果时可达30cm;花序轴和花梗均被柔毛;苞片条形,长约6mm;花梗长4-6mm;花萼近钟形,长约3.5mm,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呈小流苏状;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为花萼的3-4倍;雄蕊5,雄蕊长为花冠的一半,基部连合成筒;雌蕊1。蒴果球形,包于宿存的花萼内。种子多数,红棕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狼尾巴花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灌丛或海边田埂。分布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狼尾巴花附方

①治月经不调,痛经:红丝毛、益母草各三钱,月季花、马鞭草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小儿发热:红丝毛、灶心土各三钱,白茅根、淡竹叶各二钱。水煎服。
③治急性淋巴管炎:鲜红丝毛适量,捣烂外敷。
④治咽喉肿痛:鲜红丝毛、鲜马兜铃根各三钱。切碎,加开水适量,捣汁服。
⑤治乳痈:红丝毛五钱,葱白七个。酒、水各半煎服。
⑥治痢疾:红丝毛五钱。水煎服。
⑦治腰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红丝毛二两。泡酒一斤,5~7天后取服。每次5~10毫升,一日二次。(选方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