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莲灯

为兰科植物镰翅羊耳兰的全草。
汉语拼音:Jiǔ Lián Dēnɡ
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
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aris bootanensis Griff.[Liparis plicata Franch. Et Sav.]
功效与作用:解毒;利湿润肺止咳。主淋证;白浊;腹泻;血吸虫病腹水;瘰疬;疮疥;肺痨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性味:苦;甘;微寒
归经:肺;肝;脾经

九莲灯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九莲灯原形态

镰翅羊耳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高17-30cm。假鳞茎狭长圆形或卵状圆锥形,具一叶。叶片近革质,狭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2-25cm,宽2-3cm,急尖,基部渐狭为柄,有关节。花葶近等长于叶,稍具翅;总状花序长约为花茎的一半,具多数花;花苞片狭披针形,短于子房,长5-7mm;花黄绿色;中萼片狭披针形,稍反折,长约5mm,宽1.3mm;侧萼片1对近平行,位于唇瓣的下面,与中萼片等大;花瓣丝状,下弯,等长于萼片;唇瓣褐黄色,楔状长圆形,从中下部的折,先端近截形,具齿,基部有2个胼胝体,合蕊柱弯曲,近端的蕊柱翅下弯呈镰刀状。蒴果。

九莲灯生态环境

附生于山谷岩石和林中树上。

九莲灯资源分布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九莲灯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补血的功能。用于白浊、肺痨、瘰疬、疮疥、腹胀痛、便血、血吸虫病腹水。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