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蓝的根、茎、叶。
汉语拼音:Gài Lán
别名:芥蓝菜、芥兰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
功效与作用: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主风热感冒;咽喉痛;气喘;并能预防白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性味:味甘;辛;性凉;
归经:肺经

芥蓝采收和储藏

2-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芥蓝化学成分

嫩茎与叶均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C与无机盐,芸薹甙(brassicoside)。

芥蓝原形态

芥蓝,一年生草本。植株光滑,无毛而具粉霜。茎直立,分枝,高0.5-1m。基生叶叶柄长3-7cm,叶片卵形,具不规则细齿,不分裂或在基部有小裂片;茎生叶与基生叶近似,但较大,基部常作耳形,叶柄长,基部扩大;生于小枝上的叶呈矩圆形,长8-15cm,不分裂,基部渐狭,不抱茎。总状花序直立,顶生或侧生,开花时渐向上延伸,花柄长1-2cm;花瓣4,白色,间有淡黄色,大而显着才;萼片披针形,绿色,边缘透明,有显着的脉纹,基部渐狭成柄;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9mm,短雄蕊长8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略细,柱头头状。长角果长3-9cm,先端急剧收缩成一长喙。花期3-4月,果期4-5月。

芥蓝生态环境

常生于向阳排水良好、肥沃而疏松的土壤。

芥蓝资源分布

为国原产,为华南地区普遍栽培的冬春季蔬菜之一。

芥蓝药理作用

所含芸薹对苯并芘引起的小鼠肺和前胃肿疡和二甲苯蒽经起的大鼠乳腺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