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卵

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卵。
汉语拼音:Hú Yàn Luǎn
别名:金腰燕、胡燕、夏候、赤腰燕、巧燕、花燕儿、红腰家燕
英文名:Swallow Eg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rundo daurica Linnaeus
功效与作用:《别录》:"主治卒水浮肿。每吞十枚。"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20枚。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脾经

胡燕卵采收和储藏

繁殖季节在燕巢中拾取,鲜用。

胡燕卵原形态

金腰燕,又名:胡燕、夏候(陶弘景),赤腰燕、巧燕、花燕儿、红腰家燕。
体长约18.5厘米。雌雄相似。上体大都呈金属蓝黑色;后颈具栗色领环;腰部栗黄,形成宽阔的腰带,各羽微缀以黑色干纹。两翼除小、中复羽与背相同外,余与尾羽均黑褐色。眼先棕灰,羽端缀黑;耳羽暗棕色;自眼先上方有一栗色眉纹,直伸至颈侧而与后颈同色的领环相接续。下体白色沾棕,满杂以黑色羽干纹;这些纵纹在颏和喉等处较粗而密,向后渐细而疏;尾下复羽的羽端为辉蓝黑色。眼暗褐;臂黑;脚暗红褐至黑褐色。

胡燕卵资源分布

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夏季在我国中部和东部繁殖,至秋季南迁过冬。

胡燕卵各家论述

1.《别录》:主治卒水浮肿。每吞十枚。
2.《别录》:燕肉,出痔虫(一作'出痔虫、疮虫')。
3. 陶弘景:燕有两种,有胡有越,紫胸轻小者是越燕,不入药用,胸斑黑、声大者是胡燕,俗呼胡燕为夏候,其作窠喜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