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以根、叶及果实入药。夏季采叶,四季采根,立夏果实成熟时采果。分别晒干。
汉语拼音:Hú Tuí Zǐ
别名:卢都子(《中藏经》),雀儿酥(《雷公炮炙论》),王婆奶(《履巉岩本草》),蒲颓子、半含春(《纲目》),半春子、甜棒捶(《植物名实图考》),牛奶子、石滚子(《草木便方》),羊母奶子(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糖罐头(迈尔氏《中国植物名录》),羊奶奶(《贵州民间方药集》),咸匏头(《福建民间草药》),柿蒲、灯蒲(《泉州本草》),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闽东本草》)。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萹蓄、甜果儿、麦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鸡卵子、清明子(《江西草药》),斑楂、干茄
英文名:Fruit of Thorny Elaeagnus
功效与作用:根:祛风利湿,行瘀止血。用于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叶: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哮喘。果:消食止痢。用于肠炎,痢疾,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性味:根:苦、平。叶:微苦,平。果:甘、酸,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配伍经验:胡颓子叶
相关方剂:二根麦萝茶、胡颓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