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千层

为桃金娘科植物红千层的枝叶。
汉语拼音:Hónɡ Qiān Cén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stemon rigidus R.Br.
功效与作用:祛风;化痰;消肿。主感冒;咳喘;风湿痹痛;湿疹;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或研末敷;或煎汤洗。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归肺经

红千层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红千层原形态

红千层,小乔木,树皮坚硬,灰褐色;嫩枝有棱,初时有长丝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极短;叶片坚革质,线形,长5-9cm,宽3-6mm,先端尖锐,初时有丝毛,油腺点明显,中脉在两面均突起,侧脉明显。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萼管略被毛,萼齿半圆形,近膜质;花瓣绿色,卵形,长6mm,宽约4.5mm,有油腺点;雄蕊长约2.5cm,鲜红色,花药暗紫色,椭圆形;花柱比雄蕊稍长,先端绿色,其余红色。蒴果半球形,长5mm,宽7mm,先端平截,萼管口圆,果瓣稍下陷,3爿裂开,果爿脱落。种子条状,长约1mm。花期6-8月。

红千层生态环境

广东、广西、台湾有栽培。

红千层资源分布

原产澳大利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