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蛇

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阴石蕨Humata ropens (L. f.) Diels,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除去叶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红毛蛇(Hónɡ Máo Shé)
别名:平卧阴石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repens(L.f.)Diels[Adiantum repens L.f.]
功效与作用:活血散瘀,清热利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白带,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肺脓疡;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30-60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性味:甘、淡,平。

红毛蛇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去附叶和须根,鲜用或晒干。

红毛蛇原形态

植株高5-20cm。根茎长而横生,被密伏红棕色、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5-10cm,红棕色,疏被鳞片,老则几光滑;叶片革质,卵状三角形,长5-10cm,基部宽3.5-5cm,向先端渐尖,两面光滑,半二回羽状分裂;羽片6-10对,基部1对最大,近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圆钝头,基部不等宽,短楔形而下延,常向上弯弓,上方常为钝齿牙状;下方深裂,一回小羽片3-5片,基部下侧1片最长,约1-1.5cm,长圆形,圆钝头,略斜向下,全缘或有浅裂;从第2对羽片向上渐短,长圆披针形,先端有锯齿,边缘浅裂;叶脉背面明显,羽状分叉。孢子囊群沿叶缘着生,羽片先端有3-5对;囊群盖半圆形,棕色,略有光泽。

红毛蛇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0-1900m的山谷溪边树上或石上。

红毛蛇资源分布

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