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

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 Agassiz)、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Temnopleurus tereumaticus (Leske)刻肋海胆T. hardwickii (Gray) 或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A. Agassiz)的石灰质骨壳。
汉语拼音:Hǎi Dǎn
别名:海肚齐、刺海螺、刺锅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英文名:Sea urchi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Agassiz)2.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A. Agassiz)3.Anthocidaris crassispina(A.Agassiz)4.Temnopleurus toreumaticus (Leske)5.Temnopliurus hardwickii (Gray)
功效与作用:①《本草原始》:治心疼。②《中药志》: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痛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2g。
性味:①《中药志》:咸,平。②《山东中草药手册》:有小毒。
归经:肝;肾;胃经
配伍经验:海藻昆布金果榄海燕
相关方剂:除消气瘰丸

海胆性状

干燥的骨壳呈中空的半球形,直径3~4厘米,厚约2~3厘米,较扁平的一面为黄棕色、中央有圆形口孔,围口部略向内凹下,口内边缘着生5个"U"字形互相连接的薄片状齿。背面棕色,隆起,其中心有一个十角星状的孔,为"顶端系统"脱落后所形成,从"顶端系统"至口孔有石灰质骨板,辐射状排列成10带,颇有规则。其中5带较狭,疣状突起较小,其外侧有无数细孔的为步带区,与步带区间隔排列的5带有较大的疣状突起,而无细孔的为间步带区。质坚硬而轻,不易折断,断面呈淡蓝色。气微,味辛。

海胆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残肉、棘刺及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海胆鉴别

取海胆粉壳粉碎过80目筛,石油

海胆采收和储藏

捕捉后,去掉肉及棘刺,洗净,晒干。

海胆化学成分

光棘球海胆含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还含糖脂、糖部分,包括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木糖(xylose),鼠李糖(rhamnose),及1-O-乙基-D-葡萄糖(1-O-D-glucose)。此外,还含多羟基萘醌类:6-乙基-2,3,5,7,8-五羟基-1,4-萘醌(6-ethyl-2,3,5,7,8)A。

海胆原形态

1.马粪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约3-6cm,高度约等于壳的半径。密生能活动的棘,除去棘后,显出硬壳。扁凹面称口面;相对的隆起面称反口面。口面有5枚钙质齿,其四周为围口区,微向内凹,不生棘。反口面中内不肛门,其周围有1块筛板、4板生殖板及5块眼板,其中第1块和第5块眼板接触围肛部。自顶端向四周辐状排列的壳板,为相间排列的5个步带及5个间频带,至赤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各间步带板有1个大疣和5-6个中疣,另外散生着多数小疣,并生有多数大棘,棘长5-6mm。管足内常有C形骨片。
2.光棘球海胆,体关球形,过薄而脆,直径一般为6-7cm,也可达8-10cm。口面平坦,围口部边缘稍向内凹,相近的步带等于或略宽于间步带,但向上则频带较窄,约为间频带的2/3,每个步带成斜弧形,管足内有C形骨片。赤道部各间步带板上有大疣1个,其旁有中疣和小疣15-22个,排列成半环形。顶系稍隆起,肛门偏于后方,围肛部近几乎圆形。大棘粗壮,长可达3cm。
3.紫海胆,体半球形,壳坚固,直径6-7cm,高2-3cm。步带和间步带各有大疣2纵行,大疣两侧各有中疣1纵行,其间沿中线还有交错排列的中疣1纵行。赤道部的管足孔一般是8对排列成一斜弧,口面的管足孔对数减少,有孔带宽展成瓣状。顶系较小,第1和第5眼板接触围肛部。大棘强大,末端尖锐。常一侧长,另一侧短。管足内有弓形骨片,两端尖细,中有突起。
4.细雕刻肋海胆,体呈高圆锥形,壳厚而坚,直径通常为4-5cm,步带宽约为间步带的2/3,各步带板的缝合线处有明显的三角形凹痕。管足孔每3对排列成弧形。赤道总和 步带板有大疣和中疣各1个,小疣多数,各间频带板上有大疣3个和多数中、小疣。顶系稍突起,各生殖板上有多数小疣,眼板都不接触围肛部。仅口面有大棘短小呈针状;赤道部的大棘最长,末端宽扁;口面的大棘较长略弯曲。
5.北方刻肋海胆,形似上种,但壳较低平,壳一般直径为3cm左右,最大约为4.5cm,高约2cm。步带狭窄,其有孔带很窄,管足孔很小。间步带宽,各间步带板缝合线处的凹痕大而明显,边缘略倾斜,且内端深陷成孔状。反口面的大棘较短,为黄褐色,无横斑,但基部为黑褐色。口面的大棘稍扁平,颜色略浅。反口面各间步带的中玫和缝合线的凹痕为灰白色。

海胆资源分布

主产山东及河北沿海地区。

海胆各家论述

1.《本草原始》:治心疼。
2.《中药志》: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病等证。

海胆附方

治颈淋巴结核:海胆二钱,海藻五钱,夏枯草五钱,浙贝母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海胆药理作用

海胆提取物波乃利宁(Bonellinin)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其生殖腺中所含有二十碳烯酸占总脂肪酸的30%以上,二十碳烯酸是预防心务管病的有效药物。海胆(Strongly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生殖腺提取物,对豚鼠回肠具有前列腺素样平滑肌兴奋作用,并能抑ADP、肾上腺素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的释放。海胆含有海胆毒素,其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对动物的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并能引起心脏的激活和使肌肉对外直接性刺激不起反应。喇叭毒棘海胆(Toxopneustes pileolus)毒素,能使青蛙心脏周围的血管产生暂时收缩,对平滑肌有明显收缩作用,胰凝蛋白酶能使其失去活性。此毒素是一种肽式蛋白质,对平滑肌具有激肽的行为。绿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的糖蛋白Sirongylostatin1和2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白棘三列海胆(Tripnenstes gratilla)毒素,能促使离体豚鼠回肠持续收缩,并与剂量成正比;豚鼠心脏冠脉灌注,可产生心博幅离与速率的改变,也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脏阴滞。该毒素对兔、人、豚鼠、牛、绵羊和鱼的红细胞有溶血活性,在整体动物中引起血压下降。对回肠标本的作用不受阿的托品的阻滞,但能被去每灵(pynibeniamine)部分阻滞,被D-澳麦角酸与甲硫哒嗪(mellaril)不同程度地阻滞,被保泰松完全阻滞。并可使螯虾腹深伸肌标本对间接刺激产生阻滞。对细胞内刺激的肌肉反应也引起不可逆的阻滞。在豚鼠神经一膈标本中此种毒素可使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收缩减弱,与无脊椎动物系统的相似。初步发现,白棘三列海胆中存在着有毒不而热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释放组胺或产生激肽,表明这种物质具潜在的药学价值。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