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羊藤

为萝藤科马连鞍属植物马连鞍Streptoculon griffithii Hook. f.以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汉语拼音:Gǔ Yánɡ Ténɡ
别名:老鸦咀、毛青才(《南宁市药物志》),南苦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有毛老鸦嘴(《广西中草药》)。
英文名:Root of Griffith Streptocaulon
功效与作用:《南方主要确·毒植物》:古羊藤,有毒部位:叶和种子。误食它的叶、子引起头晕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1.5-3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性味:①《广西药植图志》:"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脾;肾;膀胱经
用药禁忌:本品叶和种子有毒,据广西上思、东兴地区反映,误食叶可引起头晕,腹痛。

古羊藤性状

根长圆柱形,略弯,上部稍粗,下部渐细,商品多已绿成扁椭圆形片状,直径0.5-2cm,厚2-5mm;较细的根切成长 短不一的段。外皮棕色至暗棕色,有小瘤状凸起和不规则的纵皱纹。制裁硬,不易折断,断面浃整,皮部类白色,稍带粉性,可与木部肃离,木部微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导管显着,小孔状。气微,味苦。

古羊藤原形态

木质藤本。具乳汁,茎褐色,有皮孔,老枝被毛渐脱落;枝条叶、花梗、果实均密被棕黄色绒毛。根圆柱状,弯曲,根皮暗棕色,有瘤状突起和给皱纹。叶对生,厚纸质;叶柄长3-7mm;叶征倒卵形至阔椭圆形,长7-15xm,宽3-7cm,中部以上较宽,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浅心形,干后灰褐色;侧脉羽状平行。聚伞花序腋生,三歧,阔圆锥状;花序梗和花梗有许我苞片和小苞片;外面密被绒毛;花小,花冠外面黄绿色,内面黄红色,辐状,花冠裂片向历覆盖;副花冠裂片丝状;花粉器内藏有许多四合花粉;子房被柔毛,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蓇葖果又生,张开成直线,圆柱状,长7-12cm,直径5-7mm;种子先端具长达3cm的白色或淡黄色绢质种毛。花期6-10月果期8至翌年3月。0

古羊藤资源分布

多生于山谷疏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古羊藤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图志》:治急慢性肠炎,心胃气痛,红白痢症,外感痧气,蛇伤。

古羊藤附方

①治急慢性肠炎,心胃气痛,外感寒热:古羊藤根,晒干研末。每服五分至一钱,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古羊藤临床应用

《南方主要确·毒植物》:古羊藤,有毒部位:叶和种子。误食它的叶、子引起头晕腹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