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质红菇

为红菇科真菌革质红菇的子实体。
汉语拼音:Gé Zhì Hónɡ Gū
别名:大红菇、红菌子、青杠菌
功效与作用: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丸、散。
性味:甘;性平

革质红菇性状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中央下凹,直径6-16cm,深苋菜红色,边缘平滑或具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等长,有的基部交叉,褶间有横脉,乳黄色或淡赭黄色,褶的前缘带红色。菌柄类圆柱形,长3.5-13cm,直径1.5-3.5cm,白色或粉红色。

革质红菇原形态

菌盖宽5-16cm。平展而中部渐凹,湿时粘,不久干燥,深苋菜红色、鲜紫红色,边缘平滑,条纹不明显。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淡乳黄色,后淡赭黄色,有时呈淡粉红色。菌柄近圆柱形,(4-3)cm×(1.5-3.5)cm。白色,中下部粉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由小刺和脊突组成网状纹饰,(8-10.9)μm×(7-9.7)μm。

革质红菇生态环境

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夏、秋季散生。

革质红菇资源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