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草

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Fēi Yánɡ Cǎo
别名:大飞扬、大乳汁草、节节花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肠道滴虫,消化不良,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外用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性味:微苦、微酸,凉。

飞扬草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甙类:黄鼠李甙(xanthorhamnin)、槲皮甙,两种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酮及蒲公英醇。此外,尚含肌醇、没食子酸等。

飞扬草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体有乳汁。茎基部膝曲状向上斜升,被粗毛,不分枝或下部稍有分枝。单叶对生,具短柄。夏季开淡绿色或紫色小花,杯状聚伞花序多数排成紧密的腋生头状花序。朔果卵状三棱形,被贴伏的短柔毛。

飞扬草资源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山谷、路旁或丛林下,多见于砂质土壤上。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

飞扬草附方

1、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消化不良,肠道滴虫:飞扬草2~10两。水煎,分2~4次口服。

飞扬草药理作用

1、抑菌试验:飞扬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2、有利尿和中度致泻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