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菜

为景天科植物费菜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Fèi Cài
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福建民间草药》),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湖南药物志》),七叶草(《闽东本草》),晏海豆丬、回生草(《福建中草药》),血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功效与作用: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咳血,吐血,便血,心悸,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性味:酸,平。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肝、脾三经。"
用药禁忌:《闽东本草》:"肠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忌用。"

费菜原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根状茎粗而木质。茎直立,高15~40厘米,圆柱形,无毛。叶互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5厘米,宽5~12毫米,中部以上最广,先端稍圆,基部楔形,边缘近先端处有齿牙,几无柄。聚伞花序顶生,疏松;萼片5,披针形,钝头;花瓣5,橙黄色,披针形,锐头;雄蕊10,几与花瓣等长;鳞片小;雌蕊5,离生,较雄蕊稍长。蓇葖果星芒状开展,带红色或棕色。种子倒卵形,褐色。花期夏季。

费菜资源分布

生于山地岩上或河沟坡上。分布我国北部、中部。

费菜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㈠鲜费菜全草二两、(根三至四钱)。煎水去渣,甜酒调服;㈡鲜费菜茎、叶适量。切碎捣烂,稍加酒糟捣和,敷于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