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鱼藤

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夏、秋采收。
汉语拼音:Dú Yú Ténɡ
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Hairypetal Millettia
功效与作用:解毒杀虫。主疮毒;皮炎;皮肤湿疹;跌打肿痛;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末敷。
性味:味苦,有大毒。
归经:脾经
用药禁忌:不可内服。

毒鱼藤性状

藤茎圆柱形,表面粗糙,折断面木部占大部分。完整叶为羽状复叶,小叶5-7片,小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2cm,宽2-5cm,先端短尾状而稍钝,基部楔圆形,全缘。黄绿色,两面均光滑,近革质。气微。

毒鱼藤原形态

攀援灌木。茎有纵,纹和皮孔,嫩枝被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1,倒卵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16厘米,宽3~6.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或钝,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或褐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有时为顶生的圆锥花序,长10~25厘米,被黄褐色柔毛;花长1.5厘米,花梗和萼片被黄褐色柔毛;花冠粉红色,旗瓣背面被金黄色茸毛,基部无胼胝状附属物,翼瓣基部两侧有短耳,与龙骨瓣背面各被长硬毛一束;雄蕊一束;雌蕊密被柔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近无毛。花期5~7月。

毒鱼藤资源分布

生于半荫蔽的疏林中或溪畔的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毒鱼藤附方

①治游走性关节炎:(毒)鱼藤五钱,南天仙子(进口品种)适量。共研末,先将(毒)鱼藤以开水一杯浸渍,后入天仙子粉,即成糊状,敷于患处。
②治湿癞:(毒)鱼藤二两,白醋四两。上药煎水,每日洗一次,连洗二日。(性味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