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松鼠

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
汉语拼音:Chì Fù Sōnɡ Shǔ
别名:红腹松鼠、松鼠
英文名:Sciurus;Squirrel
功效与作用:活血调经;行气止痛。主跌打伤痛;骨折;月经不调;闭经;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粉,3-9g。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赤腹松鼠原形态

赤腹松鼠,中等大小树栖松鼠,体长19-25cm,体重280-420g。体侧无皮膜。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前足常裸露,后足5趾具全,后足踵部被毛。爪锐利呈钩状,尾略短于体长或略相等。背部及四肢外侧为橄榄黄杂有黑毛。颈部为淡灰色。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均为锈红色或棕红色。尾背部背色,后半部毛较长,黄黑相间,形成不明显的半环状。耳郭发黄,无簇毛。眼及面颏部色浅灰。

赤腹松鼠生态环境

栖居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稀树灌丛或果园中。

赤腹松鼠资源分布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赤腹松鼠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理气调经的功效。主治肺结核、月经不调等症。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