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汗草
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全草。花期收割全草,阴干。
汉语拼音:Pì Hàn Cǎo
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铁扫把(《四川中药志》),散血草(《陕西植药调查》),省头草、野长生果、鸡头花草(《上海常用中草药》),鸡虱子草(《四川常用中草药》),黄花草木犀(《吉林中草药》),臭苜蓿、败毒草(《陕西中草药》),香马料(《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真东刹里(朝名)。
英文名:European Grape Frui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vinifera L.
功效与作用: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烦渴;风湿痹痛;淋病;不肿;痘疹不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或熬膏;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捣汁含咽;或研末撒。
性味:辛苦,凉。
归经:肺;脾;肾经
用药禁忌:1. 孟诜:不堪多食,令人卒烦闷眼暗。2.《本经逢原》:食多令人泄泻。3.《医林纂要》:多食生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