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樟

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茎皮。
汉语拼音:Bào Pí Zhānɡ
别名:扬子木姜子、剥皮枫、花壳柴
英文名:Chinese Litse
功效与作用:温中止痛;理气行水。主胃脘胀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
性味:辛;苦;温
归经:胃;脾经
配伍经验:防风山药山楂威灵仙风藤淮山海风藤布渣叶
相关方剂:加减风灵汤

豹皮樟原形态

豹皮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m。树皮灰棕色,有灰黄色的块状剥落;幼枝红褐色,无毛,老枝黑褐色,无毛;顶芽卵圆形,先端钝,鳞片无毛或仅上部有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上面有柔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2-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绿灰白色,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9-10条,中脉在下面稍隆起,网纹不明显。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无花梗;苞片早落;花被片6,等长,长约2mm;雄花雄蕊9-12,花药4室,均内向瓣裂;雌花子房近球形,花柱有稀疏柔毛,柱头2裂,退化雄蕊丝状,有长柔毛。果实球形或近球形,直径约6-8mm,先端有短尖,基部具带宿存花被片的扁平果托;果梗长约5mm,颇粗壮,果初时红色,熟时呈黑色。花期8-9月,果期翌年5月。

豹皮樟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地杂木林或林缘及旷野、沟边。

豹皮樟资源分布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等地。

豹皮樟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水肿、胃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