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夏枯草

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株。3~4月或9~10月,采取全株,晒干,或鲜用。
汉语拼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
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性》,伏地筋骨草(《江苏植物名录》),白夏枯草(《苏州本产药材》),散血丹、白毛串、白喉草、四季春草、大叶刀焮草(《福建民间草药》),青鱼胆草、苦地胆、透骨消(《广西中兽医药植》),四时春(《闽南民间草药》),地龙胆、活血草(《四川中药志》),雪里开花、青石藤、朋花、一盏灯、野鹿衔花、天青地红、叶下红、爬爬草(《湖南药物志》),白调羹、和胶毒草
英文名:Herb of Decumbent Bugle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散血。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目赤肿痛;痢疾;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3两);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性味:味苦;甘;性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

白毛夏枯草性状

全草长10-25cm。根细小,暗黄色。地上部分灰黄色或暗绿色,密被白柔毛。茎细,具四棱,质轮柔韧,不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1.5-2.5cm,绿褐色,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边缘有波状锯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腋生,小花二唇形,黄褐色。气微,味苦。

白毛夏枯草炮制

1.白螺蛳壳:洗净晾干,碾成碎块。

白毛夏枯草鉴别

(1)取本品粗粉1.5g,加乙醇15ml,沸水浴提取15min,冷后滤过,滤液浓缩至2ml:①取滤液0.5ml,加盐酸3滴,辊镁粉少许,略加湿,深液呈红色。(检查黄酮类)②取滤液0.5ml,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酐5滴及硫酸1滴,初呈淡紫红色,很快变为蓝绿色。(检杳甾体)(2)取本品粗粉0.5g,加蒸馏水温浸15min,冷后滤过。取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1滴,呈绿黑色。(检查酚类)

白毛夏枯草化学成分

全草含新克罗烷又萜类(neoclerodane diter-penes)化合物:金疮小草素(ajugacumbin)A、B、C、D、E、F[1,2],筋骨草素(ajugamarin)[2]及筋骨草素A2、B2、G1、H1、F4[3,4]。还含环烯醚萜类(iridoid)化合物:白毛夏枯草甙(decumbeside)A、B、C、D,雷补妥甙(reptoside)[4],8-乙酰基哈帕甙(8-acetyl harpa-gide)[4,5]。又含甾类( sterols)化合物:杯苋甾酮(cya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筋骨草甾酮(ajugasterone)B、C[6,7],筋骨草内酯(ajugalactone)[4,7]。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8]。根含筋骨草多糖(kiransin)[9]。

白毛夏枯草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方形,基部匍匐,多分枝,全株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有柄,卵形、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粗齿,上面绿色,幼时下面紫色,两面有短柔毛。花轮有数花,腋生;在枝顶者集成多轮的穗状花序;苞片叶状卵形,生于花轮下方;萼钟状,有5齿,齿三角形,外面和齿边有白色长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唇形,外面有短柔毛,内部有毛环,上唇半圆形,极短,下唇外折,3裂;雄蕊4,2强,着生花冠筒上而略伸出筒外;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柱头2裂。小坚果灰黄色,具网状皱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白毛夏枯草资源分布

生长于路旁、河岸、山脚下、荒地上。分布几遍全国。

白毛夏枯草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金疮止血,长肌,断鼻中衄血,取叶挼碎敷之;亦煮服断血瘀及卒下血。

白毛夏枯草附方

①治痢疾:鲜筋骨草三两。捣烂绞汁,调蜜炖温服。(《福建中草药》)

白毛夏枯草药理作用

1.止咳作用:各种提取物,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结晶Ⅰ(甾体化合物)及皂甙,给小鼠灌胃都有一定止咳作用,除去黄酮的总酸酚则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黄酮甙止咳作用较好,2.5mg/只腹腔注射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0.4mg/只者相似。

2、祛痰作用: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及结晶Ⅰ给小鼠灌胃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红法),皂甙的祛痰作用不显着。

3.平喘作用: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以及总生物碱给豚鼠腹腔注射时,均有一定平喘作用(组织胺与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法),而以黄酮甙的作用最好,250mg/kg时相当于氨茶碱125mg/kg的效果。总酸酚、结晶Ⅰ和皂甙均无平喘作用,用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法证明白毛夏估草的碱性乙醚提取物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4.抑菌作用:煎剂或醇一乙醚提取液在试管内有一定抑菌作用,提取物中以铅盐去杂质后的酸醚提出液抑菌作用最强,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茵。

白毛夏枯草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新鲜白毛夏枯草(全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至60~100毫升,加糖适量,分2~3次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治疗577例,近期控制30例,显效103例,好转339例,有效率在80%以上。服药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个别病人于服药后1~2天有轻度头昏、胃部不适、恶心、胃纳不佳,对症处理后症状均能消失,并不影响继续服药。在上述疗效的基础上,曾进一步用白毛夏枯草粗提物制成糖衣片治疗900例病人,经冬季治疗七个疗程,有效率为88%,临床控制率为25%,显效率为50%。部分病人作了治疗前后痰细菌学和细胞学的检查,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菌生长和控制炎症的作用,同时并有修复病变组织的迹象。

②治疗呼吸道其它炎症

将白毛夏枯草制成2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4岁以下每次2毫升,4岁以上4毫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等计118例,结果治愈53例,好转3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7.12%.有效病例平均2.1天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住院7天。采用鲜草或干草煎服,对急性支气智炎。肺炎、肺脓疡,及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亦有效果。

③治疗胆道疾患继发感染及阑尾脓肿

用30~35%白毛夏枯草煎剂,每次50毫升,日服2次,儿童酌减。对胆道继发感染,配合针灸解痉止痛,部分病人酌用少量解痉剂,并纠正脱水、酸中毒。治疗37例,治愈33例,好转4例,平均住院6.2天。对阑尾脓肿,除服煎剂外,加用鲜草捣敷患处,每日1次。观察13例,平均治疗6~7天,全部治愈。

④治疗耳部感染

用白毛夏枯草注射液肌注,每次2毫升(含生药2克),每天1~2次。治疗耳疖、单纯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感染共32例,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1例。

顶部